
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三教九流指什么意思1
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三教九流
【解释】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出自】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
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和汉朝旧事,了解到目前。
【例子】他有很多三教九流的朋友,所以社会上的`信息十分灵通。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九流三教、三姑六婆、五行八作
【反义词】正人君子
扩展资料
1、三教九流的近义词
五行八作
【解释】泛指各行各业。
【出自】民国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五行八作,就没你这一行。”
【例子】院子住户里汇集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于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泛指各行各业
2、三教九流的反义词
正人君子
【解释】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出自】鲁迅《藤野先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例子】赚钱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做个正人君子为社会效劳。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讽刺人
在中国古代,“三教九流”原指三种宗教和九个流派。三种宗教指儒教、道教和佛教,九个流派按《汉书·艺文志》的划分,分别指称: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和杂家。
“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 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
后来“三教九流”这一概念指称有所泛化,也是对各种宗教类别、学术流派的一种俗称。例如,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鳞。”《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中也有:“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
另外,“三教九流”旧时也泛指社会上各色人物或各种行业,但含有贬义。如《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有:“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
三教九流指什么意思2
【成语名字】三教九流
【汉语拼音】sān jiào jiǔ liú
【成语解释】
“三教”指儒、佛、道。语或出《周书.卷五.武帝纪上》。“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语出《汉书.卷一○○.叙传下》。“三教九流”指宗教、学术的各种流派。亦用于指社会上各种行业或各色人物。
【成语典故】
1、“三教”:《周书.卷五.武帝纪上》
十二月癸巳,集群臣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以大将军、乐川公赫连达为柱国。诏曰:“尊年尚齿,列代弘 规,序旧酬劳,哲王明范。朕嗣承弘业,君临万邦,驱此兆庶,寘诸仁寿。军民之间,年多耆耋,眷言衰暮,宜有优崇。可颁授老职,使荣沾邑里。”戊午,听讼于 正武殿,自旦及夜,继之以烛。
【成语注解】
1、沙门:胡语音译名。梵语作 Sramana。在印度泛指出家修苦行、禁欲、或因宗教的理由而以乞食为生的人。在中国则专指佛教的出家人。
2、道士:指信奉道教的人。
2、“九流”:《汉书.卷一○○.叙传下》
虙羲画卦,书契后作,虞、夏、商、周,孔纂其业,篹《书》删《诗》,缀《礼》正《乐》,彖系大《易》,因史立法。六学既登,遭世罔弘,群言纷乱,诸子相腾。秦人是灭,汉修其缺,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着目录,略序洪烈。述〈艺文志〉第十。
【成语出处】
1、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
2、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俺这里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南来北往,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3、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
4、《水浒传.第六九回》:“原来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
5、《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操怒曰:『汝有何能?』衡曰:『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指宗教、学术各种流派。
使用类别 用在“各流各派”的表述上。
1、认识各式各样的狗和三教九流的人,会使生活更加趣味盎然。
2、北宋西京地区旅游活动的参与者阶层广泛,上至皇帝,下到文人墨客、富商大贾、宗教信徒、市井百姓;群体来源众多,包括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等各种人都纷纷参与进来,在西京地区这一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自己,形成了热闹壮观的历史场景。
3、他虽博综古代典籍,依然无法尽晓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学。
4、这个大杂院住纺是三教九流的`人物,环境并不单纯。
5、执法者很难攻入,车到附近天文台便会通知逃走第二是那地方是三教九流瘾君子的聚集地。
6、他这几年走遍五湖四海,交游之广,遍及三教九流。
7、认识各色各样的狗和三教九流的人,会使生活更加趣闻盎然。
8、“和三教九流混在一起不适合警官的行为”。
9、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内涵,就是三教九流的诸家学说。
10、这一带正是龙蛇杂处的聚落,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11、我是说,我过去都与三教九流之辈交往
12、四海之内,莫非兄弟;三教九流,尽是朋友。
13、我是个生意人,三教九流的朋友,我都得罪不起。